close

直球  

如果以比較簡單的分類方式,直球可以簡單分成二縫線速球和四縫線速球。
在美國,投二縫線速球的投手非常多,像是一種流行似的。
在日本就相對比較少一點。(日職洋將除外)

今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想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新聞記者去訪問曾經教過王建民和他以前的投手教練 Neil Allen(目前在光芒隊3A任教)。
據王建民所說他的伸卡球是Neil Allen所教的
王建民:「當時就是...Billy Conors(當時是洋基農場總監) 和 Neil Allen討論,要讓我試著練習這個球路。」
在採訪之中,Neil Allen是這樣說的:
「王建民那時候球速很快,可以投到94.95.96mph,有時候甚至可以到97mph,可是他的球太直了,缺少位移,所以我們要讓它的球擁有位移。」

======
給新球迷的貼心解釋:
棒球投出之後會快速的自轉,而球上面有縫線,跟空氣的快速摩擦會產生紊流,造成球會轉彎,就叫位移(movement)。
======

由於二縫線的握法的影響,投出去之後容易受手指出力不同的影響,所產生的位移方向也不同有可能往左.往右.往下
(絕對不會往上! 這是一個謬思!文章後面討論四縫線速球時會解釋)
在美國會下沈的二縫線球有時又被稱為沉球 =Sinking Fastball
其實王建民的伸卡球算是一種二縫線速球
我想二縫線速球流行的原因是,它速度僅略遜四縫線直球,但卻另帶有變化球的拐彎效果


但是在日本的話,教練對於直球的要求可能就不一樣。
他們對於直球的認知就是直的才叫做好,儘可能要求球的軌跡是筆直的。
前幾年我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訪問旅日的台灣投手,是誰我忘記了,陳偉殷還是鄭凱文的樣子。
他有提到「日本教練都會要求你的球要直,不能有位移的尾勁,他們認為那是控球不好。」
那麼要讓球筆直的出去,採取四縫線的握法就是最筆直的。
四縫線的自轉速度最快,氣流最平穩。如果超過一定的轉速,可以讓打者產生球會往上跑的錯覺。
很多人以為球轉到一定速度會有往上飄的位移,事實上是不會的。
再快的球也無法抵抗地心引力,除非你用下投法。
因為球丟出去是拋物線,人類所能做到的,是讓那條拋物線儘可能變成直線。
拋物線幾近筆直的球,看起來似乎是往上位移,但其實是錯覺。

詳細解說可以看這個影片(是日文的,不過看影片應該就可以了解)



當然一顆直球投的好不好,評選的標準有很多。
球速,轉速,位移,進壘位置等等。
主要想要達成的最終目的還是讓打者感覺不好打。只是各個教練要求的重點不同罷了。
像是陳偉殷的直球就是在日本練出來的,這兩年在大聯盟也挺吃的開。
所以不一定說哪種直球才好,還要看這個直球跟變化球的搭配怎麼樣。
在職業棒球的世界不太可能只靠一種球。
(有人可能會說Mariano Rivera只靠卡特球,不過他的卡特球能往三個方向變)
當然直球系也不是只有這兩種,直球也是有很多種丟法的。
以後有機會再來和大家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